1.鼻出血
鼻出血時仰頭,非但止不住鼻血,反而會導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。正確的做法是用手指捏住兩側鼻翼4~8分鐘,或用浸了冰水的棉球填塞鼻腔壓迫止血。如果這些方法仍不能止血,應立即去醫(yī)院就診。
2.醉酒
輕度醉酒者,可以讓其喝濃茶利尿,加速酒精的排泄。嚴重醉酒者,可讓其喝醋,并用手指壓迫其舌根催吐,以減少酒精的吸收。若上述處理效果不明顯,應送醫(yī)院處理。
3.中暑
輕中度中暑者,應將其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靜臥休息,脫掉或解開衣服,用冷毛巾擦身,以迅速降低體溫。可讓中暑者喝一些涼鹽水、清涼含鹽飲料。若患者出現(xiàn)神志不清、抽搐,應立即送醫(yī)院。
4.曬傷
夏天外出時,應做好防護工作,比如搽防曬霜、撐遮陽傘等。當皮膚被烈日曬紅并出現(xiàn)紅腫、疼痛時,可用冷毛巾敷于患處,并適當涂一些滋潤霜。若皮膚上已有水皰,千萬不要挑破,應請醫(yī)生處理,以免繼發(fā)感染。
5.蜂蜇傷
外出郊游一旦被蜜蜂蜇傷,應小心地將殘留的毒刺拔出,輕輕擠捏傷口,擠出毒液,涂一點蘇打水。若是被黃蜂蜇傷,應涂醋酸水,以中和毒液。局部冷敷可減輕腫痛。若出現(xiàn)惡心、頭暈等異常反應,應立即去醫(yī)院就診。
6.游泳時,小腿抽筋
在水中發(fā)生小腿抽筋時,應立即上岸,伸直腿坐下,用手抓住大足趾向后拉,并按摩小腿肌肉。若不能立即上岸,應保持冷靜,屏住氣,在水中做上述動作。
7.不慎咬碎體溫表并吞服了水銀
體溫表內的水銀不慎被吞服后,汞會與體內含巰基的酶和蛋白質結合,影響其活性,導致重金屬中毒。盡管體溫表內的汞含量不多,但服用后也會引起口腔炎、急性胃腸炎,表現(xiàn)為口腔糜爛、潰瘍,腹痛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瀉等。漱口后喝點蛋清或牛奶,不僅能清除口腔中的殘留汞,還能使蛋清或牛奶中的蛋白質與吞服的汞結合,起到保護胃黏膜、減少汞吸收的作用。
8.外傷出血
①較小或較表淺的傷口,應先用冷開水或潔凈的自來水沖洗,但不要去除已凝結的血塊。
②傷口處有玻璃片、小刀等異物插入時,千萬不要去觸動、壓迫和拔出,可將兩側創(chuàng)緣擠攏,用消毒紗布、繃帶包扎后,立即去醫(yī)院處理。
③碰撞、擊打的損傷,有皮下出血、腫痛,可在傷處覆蓋消毒紗布或干凈毛巾,用冰袋冷敷半小時,再加壓包扎,以減輕疼痛和腫脹。傷勢嚴重者,應去醫(yī)院。
④傷口有出血,可用干凈毛巾或消毒紗布覆蓋傷處,壓迫10~20分鐘止血,然后用繃帶加壓包扎,以不再出血為度,視情況去醫(yī)院處理。
9.刀割傷
①如傷口不大,出血不多,傷口也較干凈,傷指仍能作伸屈活動,可用醫(yī)用碘消毒傷口及其周圍皮膚,待干后,再用消毒紗布或創(chuàng)可貼覆蓋包扎傷口。
②若傷口大而深,應壓迫止血,同時立即去醫(yī)院治療。
③如果手指不幸被切斷,應立即將傷指上舉,然后用干凈的紗布直接加壓包扎傷口止血。若血仍外流不止,也可在指根處緊纏止血帶(可用一般的清潔繩代替)止血,并將斷指用無菌布料包好,放入干凈的塑料袋中。除非斷指污染特別嚴重,一般不要自己沖洗,也不要用任何液體浸泡斷指,立即去醫(yī)院救治。
10.燙傷
一旦發(fā)生燙傷,應立即用冷水沖洗或冷敷燙傷部位,持續(xù)15分鐘左右,以緩解疼痛,減輕燙傷程度。不要擅自在傷口處涂藥,更不能用涂醬油、植物油等土辦法處理傷口。若燙傷處有水皰,不要挑破,可用干凈紗布覆蓋,去醫(yī)院處理。
11.骨折
確定有骨折后,一定要對傷肢(指)作固定再送醫(yī)院,否則骨折斷端異常活動,會加重損傷。可因地制宜用木板、木棍、樹枝、竹竿、雜志等作為固定用的臨時夾板。若無上述材料,可將上肢固定在軀干上,下肢固定在對側的健肢上。
12.氣胸
有些人,特別是老年慢阻肺患者,在用力咳嗽、劇烈運動或大笑后,會發(fā)生氣胸,出現(xiàn)胸痛、深吸氣時加劇,并放射到肩背部,嚴重時,還會出現(xiàn)呼吸困難、血壓下降等緊急情況。遇到這種情況,禁忌拍背和搬動患者,以免加重氣胸。應讓患者取半臥位,如家中備有氧氣,應立即吸氧,同時叫救護車。
13.癲癇發(fā)作
在救護車到來之前,可讓患者的頭側向一邊,以防止嘔吐物窒息。隨后,找一把金屬調羹或牙刷等不易咬碎的東西塞進他的上下牙之間,防止舌咬傷。對于成年人,最好在硬東西上裹一層毛巾或手帕,以免咬掉牙齒。
14.貓狗咬傷
一些人被動物抓咬后,身上只留有牙印或爪痕,認為沒傷口就不必處理,這種做法其實是很危險的。因為牙印或爪痕可能造成肉眼看不到的皮膚損傷,狂犬病病毒也有可能從傷口侵入。
注射疫苗應及早、足量。患者必須于咬傷當天,咬傷后第3天、第7天、第14天、第30天各肌肉注射一支疫苗。一定要注射在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內側,不能注射在臀部,以免影響疫苗效果。全程注射完畢10日后,應抽取靜脈血作抗體檢測。如果抗體滴度達到或超過3單位/毫升的標準,即代表獲得了免疫效果,如低于標準,應適當增加接種針數(shù),以確保達到防病效果。
15.誤服滅鼠藥
滅鼠藥毒性成分不同,誤服后的臨床表現(xiàn)各異,如胃部不適、嘔吐、腹瀉、抽搐等,嚴重的可出現(xiàn)昏迷。喝水稀釋、催吐等方法皆難奏效,送醫(yī)院急診洗胃或對癥處理才是上策。
16.踝扭傷
踝關節(jié)扭傷后,不要繼續(xù)行走,也不要揉搓、轉動受傷關節(jié),以免進一步加重損傷。應立即用冷毛巾或冰塊敷患處,有利消腫、止痛、緩解肌肉痙攣。24小時后方可改為熱敷。如果懷疑有內出血,最好用彈性繃帶加壓包扎,但不要過緊,以免妨礙包扎部位以下的血液循環(huán)。如果懷疑有骨折,最好用夾板或就近找木棍固定受傷的踝關節(jié),并盡快去醫(yī)院就診。
17.煤氣中毒
當發(fā)現(xiàn)有煤氣泄漏時,正確的做法是立即關閉煤氣,開窗透氣。搶救者在進入溢滿煤氣的房間前,應先吸足一口氣,然后用濕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,以防自己中毒。在煤氣沒有散盡前,不要開燈、按電鈴、打電話或使用打火機、火柴等,以免引發(fā)爆炸。然后,將中毒者移到通風的地方,松開中毒者的衣領、褲帶。觀察其意識、心跳和呼吸情況。如已沒有心跳和呼吸,立刻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;如還有心跳、呼吸,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,送醫(yī)院進行高壓氧治療,以免留下后遺癥。
18.溺水
救護溺水者時,必須用救生圈、球或木板等,除專職救生員外,即使會游泳的人,也不要徒手接近溺水者。溺水者獲救后,應立即檢查其呼吸、心跳。如呼吸停止,應馬上做人工呼吸,先口對口連續(xù)吹入4口氣,在5秒鐘內觀察其有無恢復自主呼吸,如無反應,應接著做人工呼吸,直至其恢復自主呼吸。如溺水者呼吸、心跳全無,應立即實施心肺復蘇。如溺水者喝入大量的水,可在其意識清醒時,用膝蓋抵住其背部,一手托住上腹部,另一手扒開其口讓其吐水,或救護者單腿跪地,讓溺水者臉朝下伏于膝蓋上吐水。爭取時間撥打急救電話。
19.氣道異物(手捏喉嚨,面容窘迫、恐懼等是氣道異物的典型癥狀)
患者保持相對靜止狀態(tài),盡可能緩解緊張焦躁、情緒,如果是小兒想辦法讓其不要哭鬧和活動,爭取時間盡快到達醫(yī)院或打急救電話。注意氣管異物隨時可能窒息危及生命,若不能到達醫(yī)院可嘗試自救。
20.頸椎損傷
如果懷疑傷員頸椎有損傷,應平抬傷員至擔架上,專人牽引、固定其頭部,并上頸托。一時無頸托時,應在傷員的頸部兩側各放一只沙袋或衣物,以防頭部扭轉或屈曲導致頸椎損傷加重。
21.脊柱骨折
應由3~4人在同一側同時托住傷員的頭、肩、臀和下肢,把傷員平托起來,平臥在木板上,并用繃帶加以固定。傷者最好取俯臥位,并在胸腹部放一軟枕。嚴禁采用“搬頭搬腳”的抬抱方式移動或搬運傷者,也禁用普通的軟擔架搬運。
22.頭部撞傷
若傷員傷勢較重,已昏迷,搶救者應立即清除其口腔內的嘔吐物和血塊,將其頭轉向一側,牽拉出舌頭,以防窒息。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時,切勿用棉球、紗布或其他物品堵塞。
需要提醒的是,有時候,人不慎摔倒,枕部著地,表面看來局部無任何皮損,但顱底卻已發(fā)生骨折。傷者發(fā)生顱底骨折后,很快會因顱內出血而出現(xiàn)呼吸困難、惡心嘔吐、昏迷等嚴重癥狀。因此,當頭部被擊,伴惡心、嘔吐、耳鼻腔出血時,應立即就醫(yī)。
23.觸電
當發(fā)現(xiàn)有人觸電時,盡快找到電閘,切斷電源是當務之急。如果暫時找不到電源,可就近找一樣絕緣的東西,如木棍或塑料管子,挑開觸電者與電源的接觸,然后檢查觸電者的反應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其已經(jīng)沒有了心跳和呼吸,應立即就地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,同時讓別人撥打急救電話。
24.暈車、暈船
暈車、暈船的急救方法心情放輕松。如果出現(xiàn)暈車、暈船等情況,首先自己不要緊張,心情盡可能放松, 還可以適當改變一下坐的位置,如果坐在靠窗的位置,可以把窗戶打開,呼吸一下新鮮空氣,調節(jié)心情。 (1)服藥:服用的防暈藥物,主要為鎮(zhèn)靜止吐藥。習慣有暈車暈船的人,應在乘車前半小時服藥。 (2)涂風油精:將風油精搽于太陽穴或風池穴。亦可滴兩滴于肚臍眼。 (3)用新鮮橘皮:新鮮橘皮表面朝外,向內對折,然后對準兩鼻孔用手指擠壓,皮中便會噴射出帶芳香味的油霧。乘車途中也可照此法隨時吸聞。 (4)用生姜 :取生姜1片,貼在肚臍上,外用膠布或傷濕止痛膏固定,如無生姜,在肚臍上直接貼上1塊傷濕止痛膏,亦有防治作用。取生姜1片,貼在手上內關穴處,外用膠布或手帕包扎固定。 (5)閉目,盡量不要看窗外快速移動的景物,最好閉目養(yǎng)神或者能睡上一覺。 (6)按穴位 ,當發(fā)生暈車時,可以用拇指掐一下內關穴(內關穴在腕關節(jié)掌側,腕橫紋上約二橫指和二筋之間),掐3~5分鐘,適當加壓,直到有一種酸痛的感覺。
![](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