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國,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糖尿病腎病的發(fā)病率也日漸增多。糖尿病腎小球硬化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變的一部分,其特征是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,其中有糖蛋白沉積。
糖尿病引起的腎臟損害主要為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。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蛋白尿、水腫、高血壓和氮質血癥。在發(fā)達國家,糖尿病是導致終末期腎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在我國,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糖尿病腎病的發(fā)病率也日漸增多。糖尿病腎小球硬化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變的一部分,其特征是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,其中有糖蛋白沉積。
糖尿病的臨床表現:
1、腎外表現
典型病例有多尿、多飲、多食、消瘦的“三多一少”癥狀。輕者可無癥狀。本病發(fā)展緩慢,病情發(fā)展除可累及腎外尚可累及其他器官,如動脈硬化、冠心病、視網膜病變、白內障、周圍神經病變等。
2、腎臟損害
早期腎損害主要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及微量白蛋白尿,可持續(xù)數年。進一步可出現無癥狀性蛋白尿,開始為間歇性,以后則為持續(xù)性。持續(xù)性蛋白尿的出現提示腎臟病變的廣泛性和嚴重性。嚴重的腎小球硬化可出現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癥,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征,常伴有高血壓及肌酐清除率的下降。90%以上患者伴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。
腎功能衰竭可由腎病綜合征發(fā)展而來,也可發(fā)生于無腎病綜合征表現者。發(fā)生慢性腎衰的速度快慢不一,一般從出現蛋白尿發(fā)展至尿毒癥需4~12年。發(fā)生腎衰的速度除取決于腎小球硬化本身外,尚與易并發(fā)的腎小動脈硬化、腎盂腎炎、腎乳頭壞死、心力衰等因素有關。部分患者在緩慢進展的過程中,腎功能出現急劇惡化,甚至表現為急性腎衰綜合征。
![]() |
|